吃着自家公司的饭,却要砸了单位的锅?湖北省宜昌市的李某就干出了这样荒唐的事儿。他为了一己私利,竟然将自家公司的核心专利设计图纸泄露,卖给别的竞争企业,自己收了20余万元报酬,却导致自家公司遭受经济损失高达900余万元。经宜昌市三峡坝区检察院提起公诉,李某因侵犯商业秘密罪被当地法院判刑并处罚金,其违法所得予以没收。
2014年,27岁的李某入职宜昌某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从事技术工种,参与公司主要产品的设计研发,一度担任技术部门的副经理。“从事技术研发之初,李某就和公司签订了保密协议,需要对公司的研发技术保密。”承办检察官介绍。然而,在工作中,李某发现公司的设计图纸具有极高的商业价值,遂产生将其据为己用的念头。
核心专利设计图纸存在专门的电脑中,进行了加密处理,无法下载,而且有专门的保密员保管。为了获得图纸,李某多次尝试,均没有破译密码。“直到2019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李某终于试出了公司保密员的密码。”承办检察官介绍,此后,李某多次从电脑上下载多个型号的图纸,并拷贝到私人电脑上。
2020年,不安于现状的李某开始在网络平台上求职。不久,李某与外地某科技公司实际控制人陈某取得了联系。经过交流,该科技公司的陈某、崔某对李某所供职的公司专利产品设计图纸产生浓厚兴趣。李某考虑到此前与公司签署了保密协议,不能到该科技公司上班。经过协商,双方达成“交易”:外地某科技公司每月付给李某1.5万元,李某不用去上班,只需提供专利产品设计图纸。为求“安心”,李某在偷偷拷贝的核心技术图纸原图上进行修改后,再转发给该科技公司。此后两年多,“交易”顺利进行,李某共向外地某科技公司提供多套图纸,一共收取20余万元报酬。
市场上出现的竞争产品很快引起了李某原所在的公司的注意。“很多秘点技术为该‘小巨人’企业独创,而竞品相关技术特征相同,公司怀疑有人泄密,因此报了警。”承办检察官介绍,经过警方调查,李某偷卖企业专利图纸一事很快浮出了水面。承办检察官介绍,李某和外地某科技公司的“交易”给公司带来了巨大的损失。经鉴定,企业共遭受经济损失900余万元。2023年3月,陈某、崔某和李某因涉嫌侵犯商业秘密罪被刑事拘留。认识到错误的李某主动退还了20余万元违法所得。随后,涉案各方达成刑事和解,侵权的外地某科技公司赔偿2000万元并取得谅解。
随后,宜昌市三峡坝区检察院依法分别对涉案公司和个人作出提起公诉和相对不起诉处理。2025年1月,当地法院对李某以侵犯商业秘密罪定罪量刑,判处其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并处罚金;其违法所得予以没收,上缴国库。目前,相关判决已生效。检方还向公司制发检察建议,提出加强软硬件保密、员工管理培训等16个方面的建议。
驱动层透明加密 + 精细化权限管控
此案暴露出企业在 “核心技术资料加密防护、员工操作监管、泄密行为追溯” 等环节的短板,而天锐蓝盾针对企业技术资料保护痛点,从 “源头加密、权限管控、行为审计” 三维发力,为核心技术筑牢全周期安全屏障。
天锐蓝盾数据防泄露系统从源头杜绝图纸泄露的发生:对企业专利图纸、设计方案等核心技术文件,在创建时自动触发强制加密,即使存储在专用电脑中,也需通过 “岗位权限 + 二次认证” 双重校验才能访问,且加密文件无法被直接拷贝、下载至私人设备,从技术上避免 “密码被破解即泄密” 的风险;同时支持按 “研发人员、保密员、管理层” 等角色分级授权,例如仅允许核心研发人员查看完整图纸,普通技术人员仅能访问局部非涉密内容,杜绝越权查看。
此外,天锐蓝盾还能实时审计技术资料的操作行为:详细记录图纸的打开、修改、打印、拷贝等操作,关联操作人、终端设备、操作时间等信息,若出现 “非授权时段访问、异常拷贝” 等风险行为(如李某深夜下载图纸),系统会立即触发告警并阻断操作;同时留存不可篡改的操作日志,一旦发生泄密事件,可快速追溯源头、固定证据,助力企业及时止损并追究责任。
通过技术手段将 “人防” 与 “技防” 深度结合,天锐蓝盾帮助企业守住核心技术资产,避免因内部人员泄密导致的经济损失与市场竞争力下滑。